第643章 不得诺奖,是奖项的损失_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笔趣阁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643章 不得诺奖,是奖项的损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3章 不得诺奖,是奖项的损失

  第643章不得诺奖,是奖项的损失

  这年头,类似于国文社这一类出版社都是有海外业务的,不过规模跟本社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海外发行都归了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负责,那一点微薄的外汇收入也到不了自己手里,只能收人民币。

  是以,时至今日,国文社偌大的单位竟然连一个外汇账户都没有,说起来也是心酸。

  林春晖一巴掌拍下来8万米刀,着实是让没见过世面的老程惊到了,着急忙慌的把财务处长叫来点钱。

  但在最开始的激动过去之后,程早春的心情又平静了下来。

  别管是8万还是80万,反正国文社都留不下,都得强制结汇,然后按照官方汇率收下人民币。

  一想到那么多外汇就这么没了,他感觉心都在滴血。

  要知道今年采购各国文库的钱花的可都是外汇,都是他打报告才批下来的,国文社每年都是固定的万八千块的外汇额度,今年甚至已经超支了。

  跟林春晖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将他们一行人送走,程早春唉声叹气。

  林为民太了解他了当然知道他愁的是什么。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现在只是在编审阶段,就已经有湾岛老板提着米刀来花钱引进了,这要是等出版以后,说不定能在海外市场大有斩获。

  这个海外市场包括了香江、湾岛、濠江以及众多华人聚集的东南亚国家。

  可国文社连个外汇户头都没有,赚了钱也是白赚,都是给中国银行增光添彩。

  “别叹气了,我觉得这个事可以谈。咱们要是真给国家创汇了,就跟上面谈谈开个户头,给我们按比例留点钱嘛!”

  这年头,很多国营企业有国外业务是可以留存部分外汇款的,国文社当然没有人家的那种贸易实力,但跟上面央求央求开个口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老程,这外汇能不能留住,可就看你脸皮够不够厚了!”

  程早春瞪了林为民一眼,你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算了,还是去跑跑吧。

  看今天这架势,说不定《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这套书还真能给国文社放个大卫星,万一以后时不时的就来一笔外汇,却偏偏都要强制结汇,那跟拿刀剜他的肉有什么区别?

  而且还是钝刀子剌肉,时不时的就要让他疼一下。

  有湾岛大老板带着米刀来国文社买《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版权的消息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后便传遍了国文社,立刻便登顶了国文社今日热搜top1,将“林为民获得斯特雷加文学奖”的消息镇压。

  “了不得呦,提着米刀找上门,我在国文社待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事!”

  “谁说不是呢,听着都扯淡,可真就发生了,林为民还是有两下子啊!”

  “嘿嘿,年初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说人家是‘好大喜功’呢,这回打脸了。”

  “听说光是版权费就16万米刀,真的假的?”

  “应当是真的,说是分三次给,这次是第一次,给了8万,之后两次,每次4万。”

  “确实是了不得,没想到我们国文社还有能创汇的一天!”

  林春晖提着米刀上门求版权的事,不仅是具有震撼力,更有一种戏剧性,让同事们乐此不疲的讨论着。

  隔壁的人民社,听到这个消息,要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大家都在一栋楼里办公,凭啥你们能创汇呢?

  消息仍在不断的扩散,短短一天之内,就已经传遍了燕京的出版系统。

  程早春见消息也扩散到差不多了,坐上车,顺理成章的跑到上面去邀功了。

  等傍晚回到国文社,他一脸喜色的跟林为民显摆。

  事情谈成了。

  上面答应国文社可以开外汇账户,海外版权收入留存20%。

  林春晖买《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版权费是16万米刀,这么说来光是这一笔收入,国文社就能留下3.2万米刀,快顶国文社三年的外汇额度了。

  程早春的喜悦是可以理解的,林为民却催促道:“赶紧让老宋带着文件去银行,先开户头把钱存上,省得夜长梦多。”

  老宋是社里的财务处处长。

  “有道理,有道理,伱提醒的对,明天就让他抓紧时间去办。”

  外汇的事情搞定,程早春夸奖道:“为民啊看来这次我们出版《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定。”

  林为民见老同志又有些飘飘然,忍不住打击道:“别想的太美,充其量能卖出去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而已,估计也就是几十万米刀而已。”

  程早春却丝毫没有被打击到的沮丧,“几十万米刀还不够多?我们国文社能留下十万、八万米刀,以后做什么事都方便,哪怕是上马电脑印刷设备也指日可待了。”

  老同志说起胡话来边儿都没了,当初新华印刷厂上马电脑印刷设备可是花了上百万米刀,厂长差点连裤衩都跑掉了。

  以国文社的实力,猴年马月才能如愿。

  尽管林为民没说话,但程早春怎么会看不明白他的眼神,他笑的慈眉善目。

  “这不是还有你吗?”

  林为民:……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还没出版就卖了版权,不管怎么说,对于国文社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这几天社里的气氛一片欢乐。

  这天上午,林为民正审着书稿呢,就见于华獐头鼠目的在门口探头探脑。

  “要进就进,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于华这才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刊物,脸上的表情微妙。

  “林老师,有份刊物,我觉得您得看看。”

  “刊物?批评社里出版的作品了?”

  于华没说话,将刊物递给了林为民。

  原来是《南都周末》。

  《南都周末》是由南都报业传媒集团于1984年创办的周刊。

  90年开始,“大特写”式的报告文学开始风靡国内文坛,这种由中国作家独创的创作形式在短时间内便吸引了大量读者的注意,作者们常常用“A市”、“B省”之类的称呼来描绘一个模糊的地名,连报告的主人公都采用化名。

  《南都周末》便是这种新颖文体最大的受益者,这两年时间凭借着“长篇连载”、“大特写”、“独创的版式”这三件法宝,《南都周末》在国内报刊界混的风生水起,风头一时无两。

  林为民身在出版界,对于《南都周末》的崛起自然了解,但却非常不齿。

  凡是看过他们玩弄的那种模糊“地名”、“人名”的所谓“报告文学”,都很清楚其中的含“水”量。

  这个水不是网文作者的水,网文作者水,至少还有点良心,用的是自来水,可《南都周末》用的水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核污水”。

  把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描绘的活灵活现,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深知是凭空想象、凭空捏造,当真是开局一支笔,剩下全靠编,这就是所谓的“大特写”报告文学。

  林为民对《南都周末》毫无好感,他也不清楚于华拿来这份刊物的目的是什么,但他只看了一眼,就立马看到了跟自己有关的信息。

  《林为民:不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奖项的损失》。

  我尼玛!

  看到这个标题,林为民倒吸一口冷气,UC小编提前三十年出山了?

  一篇关于斯特雷加文学奖得主林为民的采访文章堂而皇之的刊登在《南都周末》的头版,文章不长,两千字左右。

  林为民花了三四分钟便扫完了,内心只感觉有一种吞了苍蝇的恶心感。

  他甚至不用猜,这必定是前几天在机场采访他的某个记者的手笔。

  在文章中记者倒是没有胡说八道,基本的事实还是讲的,但唯一的问题是在林为民回答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

  这位笔者直接篡改了林为民的话。

  “诺贝尔文学奖嘛,要说没想是假的。这事不是我能够决定的,得了是荣誉,不得就是他们的损失了。所以说,也没有必要那么看重。”

  几字之差,将他原本的“平常心”变成了一种“骄狂之气”,配合上林为民刚刚获得了斯特雷加文学奖的消息,“小人得志”这四个字立刻跃然纸上,无比形象。

  你他么的,不当个编剧真是屈才了!

  赵公理,林为民死死的盯着文章的落款,这人应该是那天采访他的记者之一,又或者只是《南都周末》的一个主笔。

  你说你采访就采访吧,我也挺配合,无冤无仇的,非得篡改我发言,把我树立成一个小人形象,是何居心啊?

  林为民有点想不通,他只能把这种情况认定是媒体为了博眼球。

  毕竟南方系媒体的下限向来不高。

  “林老师!”

  于华见林为民盯着文章看了好一会儿也没什么反应,忍不住叫了他一声。

  林为民抬起头来,神色沉稳,丝毫不见怒气。

  “这刊物你买的?”

  “嗯,早上路过报摊,看到有您的头版,就买来看看,没想到……”

  于华欲言又止。

  林为民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的笑容,“这记者估计是为了博眼球,篡改了我的话。”

  于华并没有惊讶,他自认为了解林老师,知道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于华一脸气愤,“这种记者,真是太不像话了,什么东西!”

  林为民将报纸放到桌上,“这几年啊,经济大发展,人们一心向钱看、向厚赚,良心这种东西也不是人人都有的了。”

  “林老师,这种虚假新闻不能让他们发酵,您得赶紧联系一下报社那边,让他们更正一下消息。”于华提醒道。

  于华的话有道理,可问题是恶心就恶心在这。

  《南都周末》的这篇报道文章九真一假,除了吸引人眼球的标题党和一处问题的篡改,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真实的。

  这种情况,想处理还真不太容易。

  可要是真这么放任不管,林为民自己都过不去自己那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m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m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