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缝合怪导弹发动机_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笔趣阁 >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 第157章 缝合怪导弹发动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7章 缝合怪导弹发动机

  可以这么说吧,纯炭多相结构复合材料非常的重要,用途十分的广泛。而张志鹏搞出来的这个材料,其性能甚至比罗宾目前使用的同类产品都要好上很多。

  这个材料可以说解决了很多导弹构造上的问题。

  它可以让导弹变得更轻,热防护性能更好,同时,对于导弹内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散热装置的增加也有很大的好处。

  导弹内是安装的有很多电子元器件的。

  这些电子元器件本身就是一个个发热体,被放置在真空罐里,依靠外部温差来实现散热的目的。

  如果不能解决其散热的问题,那么,电子元器件很容易就会发生自燃甚至融化。

  这也是一个大问题。

  纯碳复合材料解决了导弹防护罩挤占导弹弹头空间的问题,也就给电子元器件增加散热装置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张志鹏解决的另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是他解决了导弹射击的一体化集成这个难题。

  一体化集成,可以确保高超音速导弹发挥最强效能,还能确保系统各部分正常运行,完美解决了体积限制。

  导弹发动机的研发也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速度冲到最高,张志鹏使用了多种手段压榨动力。反正这种导弹发动机就是一次性的,可以不计后果地进行暴力压榨。张志鹏搞出来的这台发动机使用的是双模冲压技术。

  就这么地,张志鹏带着钱伟峰团队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把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给一点点地设计研发了出来。

  他们还造出来一枚样品导弹来。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到了1995年的5月了。

  5月两院院士增选名单要终审。

  只要通过终审,那么,就可以当选为院士了。

  公示阶段过了之后呢,就算是板上钉钉了。除非有重大错误,不然的话,院士将是终身制的,可以一直当到死。

  华夏给院士的待遇也是顶级的,不仅科研经费管够,而且,不管走到哪,那都会被聚光灯笼罩。

  在科学院院士增选终审举行的这一天,科学院的院长张廷林心情还是有点儿紧张的。

  因为,他在终审的前一天,还接到了赵炳坤的电话。

  赵炳坤要求务必要万无一失,确保张志鹏通过终审!

  这显然是给了张廷林不小的压力。

  你想啊,这个世界上,其实是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的。

  张廷林没有办法,他又不得不挨个儿的给那些评委打电话跟他们沟通。

  最终,他确定了一点,这些评委全都支持张志鹏当选院士。

  可张廷林又担心这些评委们会阳奉阴违。

  因为,终审的投票可是匿名投票啊。

  口头上答应你的事情,然后暗地里却反着来,以显示其风骨。

  这种事情真的不要太多。

  简直多到不胜枚举了。

  这天的上午,是终审投票的日子。

  在投票之前,张廷林又做了发言。

  他再度强调了院士评选的原则:科研成果永远占据第一位!绝对不能让人情和资历等非正常因素影响评选的公正合理。

  讲完了之后,就开始投票了。

  投票结束,当场开票。

  最终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张志鹏顺利地当选了科学院的院士。

  这个结果公布之后,等在现场的记者们都开始疯狂地按动相机的快门,将评选的最终结果拍了下来。

  当然,在报道的时候,要将张志鹏的名字标粗凸显出来。

  央视上午10点钟的整点新闻把最后的评选结果就播报了出来。

  这个新闻属于快讯,还没有画面,直接就是播报了结果。

  而张志鹏无疑又是新闻的核心。

  其他新当选的院士都只能给他当背景。

  全国人民顿时就沸腾了。

  “张志鹏威武啊!28岁就科学院院士了!”

  “这才是实至名归!人家张志鹏早就有院士的实力了吧!”

  “张志鹏搞出来的科研成果,每一项都非常重大,任何一项拿出来参评院士都绝对没有问题!”

  “祝贺张志鹏!我是他的粉丝,我希望能够看到他当选院士之后的最新情况!电视台的新闻太简单了点吧?怎么连个他当选院士的画面都没有?”

  这个时候,记者们也都在寻找着张志鹏。

  因为,他影响力最大,采访到他,是全国观众、读者喜闻乐见的事情。

  但是,他们自然是找不到张志鹏的。

  因为,这个时候,张志鹏正在导弹所跟钱伟峰团队一起紧张地做最后的攻关:他们要把一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给装配起来。

  他们早上5点多就开始忙碌,经过4个多小时的装配,到了上午9点30分,一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样品总算是安装完成了。

  试验车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钱伟峰也很激动,以至于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不容易啊!总算是完成了!”钱伟峰站在张志鹏的身旁,看着面前的巡航导弹说道。

  张志鹏笑道:“样品是搞完了,但是,还有不少的动作要做,比如各种风洞试验、通讯测试等等,都要抓紧时间做了。”

  “我听说啊,咱们的052d驱逐舰船体也差不多快要完工了。”

  正说着呢,张志鹏的传呼响了起来。

  他的传呼没在身上,而是在旁边不碍事的地方摆着。

  在试验车间里干活儿的人,传呼都摆在一处。

  传呼一响,好多人都看了过去。

  一个靠近那张桌子的人看了一眼,发现传呼上面标着张志鹏的名字,他也看见了传呼上的留言:恭喜志鹏同志,你当选科学院院士了,央视记者正找伱要采访你。

  留的名字是赵炳坤。

  这人就将张志鹏的传呼拿起来笑着说:“志鹏同志,你的传呼响了,我看见了内容,你已经选上了科学院的院士了!”

  试验车间里登时就沸腾了起来。

  所有人都围住了张志鹏,笑着向他恭喜。

  钱伟峰就在张志鹏的身旁,自然是第一个表示祝贺的。

  他如今大小也是导弹所的所长了。

  今年也被提名工程院院士,不过被预选给筛掉了。

  钱伟峰今年年龄也不小了,都51岁了。

  你要说他心里不酸,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钱伟峰觉得,张志鹏的确是比自己强了太多。

  科研上的成果要丰硕了太多。

  张志鹏当选,虽然年龄是小了点,但是,那也是实至名归。

  “志鹏同志,恭喜啊!你这是上岸了,哈哈!”

  “我这样的老咸鱼,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被两院的大佬看上呢!”

  钱伟峰笑着说道。

  张志鹏微微一笑说道:“谢谢伟峰同志!我呀,也是侥幸能成功。”

  钱伟峰摇头说:“志鹏同志就不要谦虚了吧!你初审都是满票通过的。大家对你的科研实力还是认可的。”

  张志鹏说;“你呀,只看到了表象。如果不是上面领导力挺,他们是一准会以年龄太小为由,把我给筛掉的。”

  “伟峰同志下一次去求一求赵主任,让他给你出点力!”

  “还有,咱们这次要是把舰载的高超音速导弹给搞出来了,对你是有很大影响的!下一次评选,你一定可以上!”

  钱伟峰笑道:“那下次还要靠志鹏同志多帮帮忙,下次你很有可能成为评委呀!哈哈!”

  张志鹏点头道:“没问题!”

  “只要我能当评委,一定帮伟峰同志多游说一番。”

  “嗯!其实吧,咱们把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要是搞出来了的话,那你的科研成就也早就积累够了的!”

  要说吧,钱伟峰上次和张志鹏合作一块儿搞出一系列全新的pl空射导弹,这个成就也是相当大的。

  这次钱伟峰之所以没能当选,主要还是资历与年龄的缘故。

  还有一个便是军工方面也没有力推钱伟峰,而是选择了无条件确保张志鹏。

  钱伟峰分到的资源也就少了太多。

  这才是他落选的主要的原因。

  张志鹏给赵炳坤回了个电话。

  电话打通,张志鹏就跟赵炳坤说了自己跟钱伟峰团队合作搞出了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事儿。

  赵炳坤一听,大喜过望。

  “真搞出来了?!”

  “你上次跟我说过之后,我也征求过一些专家的意见,他们觉得,想把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搞出来,那不是一般的难。”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出了成果。”

  “那我马上赶过去!”

  “嗯,这次,我还会带两瓶茅台过去,咱今晚破个例,为你当选科学院的院士喝两杯!”

  张志鹏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没过太久,赵炳坤就赶了过来。

  他这次倒是没带什么人。

  赵炳坤来到试验车间里,看着摆放在工作台上的那枚巡航导弹,听着张志鹏和钱伟峰给他讲研发这枚导弹涉及到的种种技术突破。

  张志鹏尤其是重点讲了c/c复合材料的研发过程,他还向赵炳坤展示了一些材料的样品。

  而钱伟峰则是给赵炳坤展示了c/c复合材料的种种卓越性能。

  赵炳坤笑着说道:“这个材料的发明,我认为意义很大啊!对我们的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发动机性能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这也是个重大发明!算是填补了国内空白的重大突破!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志鹏同志啊,央视的记者在到处找你,想要采访你呢,你真不想接受他们的采访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m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m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